船舶控制与智能航海研究团队

作者:彭中波  审核人:刘君  来源:学科办   时间:2023年09月15日 15:59    点击数:

船舶控制与智能航海研究团队

       1.团队简要介绍

船舶控制与智能航海研究团队是一支致力于研究船舶航行环境感知、运动规划、避碰决策及运动控制的科研团队。团队依托于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内河智能航运研究中心,以船舶自主航行技术为核心研究领域,辐射船舶运动仿真、水上交通安全、海事大数据挖掘、船舶集群协同等多个关键领域。团队成员均来自国内外著名航海类院校,拥有丰富的科学研究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团队面向智能航运发展的迫切需求,积极推动我国智能航运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服务国家交通强国战略。

团队现有研究人员16名,其中拥有博士学位人员7名,副教授5名,讲师9名,远洋船长6名,硕士研究生若干。该团队通过开展科研项目,积极培养高水平研究生,并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满足社会需求,以促进船舶航行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团队多项研究成果被长江航道局、长江海事局等港航、海事主管机构应用,并获得一致好评。

近年来,团队在船舶航行环境感知、船舶运动仿真、避碰决策、海事大数据分析等相关科研领域取得了一定的高水平成果。其中,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SCI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同时,团队主持或积极参研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市级项目超30余项,曾获省部级科技奖项12

       2.团队成员

       2.1团队带头人

谭家万19746月出生,男,重庆交通大学航海学院副院长、副教授。1997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远洋船舶驾驶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2005年于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200812月进入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工作。先后发表论文20多篇,发明专利10余件,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5项,承担各类项目30余项。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和计算机仿真;智能航海和航海信息系统;电子海图系统及其应用;电机控制与电力推进技术。

电子邮箱:taninfo@263.net

 2.2团队核心人员(按照年龄排序)

 

范晓飚19649月出生,男,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兼任重庆航海学会理事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中国航海教育研究委员会理事、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航运高级专家、重庆市政府采购评标专家、重庆海事局科技创新和管理评审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及学术专长:船舶控制理论与技术、交通环境与安全保障、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杨雪锋男,中共党员,讲师,2016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近4项,参研国家级项目3项;公开发表等学术论文10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主要研究领域:水上智能运输系统;无人船运动规划;船舶运动控制;船舶航行环境感知。

 

姜丹:女,19882月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航海技术系副主任,航海技术本科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海事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技术、通航环境评价及安全保障技术、水上交通安全风险分析及评价技术、智能航运安全技术。

 

 

唐皇出生于1991128日,民族:汉,籍贯:重庆。20209月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获博士学位(硕博连读)。现任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无人船技术;海事大数据挖掘;智能海事监控系统研究;船舶进出港航路规划。

 

龚燕峰:男,汉族,出生年月:1990.10,籍贯:江西新干,2021年博士毕业于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方向主要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在航海上的应用。围绕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研究,目前承担过的项目及研究工作包括将迁移学习应用到复合材料缺陷的智能识别、船舶小目标的智能识别等目标检测。

 

刘冬冬男,工学博士,硕导。20166月和20226月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和航海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大规模航路规划冲突消解技术、智慧码头、决策优化(船舶避碰、航路规划、交通组织)

 


学院地址: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400074 
电话:023-62652621     023-62652495(传真) 邮箱:hhxy128@cq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