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船舶新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开展“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专题教研活动

作者:印洪浩  审核人:周德贵  来源:教学办   时间:2025年06月09日 16:28    点击数:

为贯彻新工科建设理念,推动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深度融合,6月6日14:00,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船舶新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专题教研活动,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获得了以下共识。

锚定融合方向,阐释建设内涵

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是应对智能航运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当前需打破学科壁垒与专业边界,以“学科引领专业升级、专业反哺学科发展”为目标,构建“科研-教学-实践”协同发展体系。轮机系老师们认为,当前需聚焦船舶动力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将学科前沿技术转化为专业教学内容,实现学科建设成果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双向赋能。

构建融合体系,明确实施路径

结合专业特色,从三个维度提出一体化建设方案:

  • 课程体系重构:整合船舶动力工程、智能控制等学科方向,新增《轮机智能诊断技术》《低碳航运技术前沿》等交叉课程,将学科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

  • 科研教学联动:建立“学科团队-专业教师”双轨指导机制,推动教师将主持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转化为本科生创新实践课题,近三年争取开发10项科研成果进教学案例;

  • 实践平台共建:依托航海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招商局重工等企业,打造“学科科研平台+专业实训基地”共享空间,实现科研设备与教学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针对“科研成果转化教学的时效性”问题,提出“学科前沿工作坊”机制——每月邀请学科带头人开展技术转化专题研讨;针对“跨学科师资不足”痛点,制定“学科交叉研修计划”,支持教师参与智能控制、新能源等学科方向的系统培训。

深化融合成效

本次教研活动形成《轮机工程专业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建议分“三步走”推进计划:2025年完成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平台搭建,2026年实现科研教学联动机制常态化,2027年建成行业特色鲜明的一体化培养体系。未来,轮机工程专业将以一体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学科实力与专业内涵协同提升,为培养“精技术、懂创新、具国际视野”的新时代轮机工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学院地址: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400074 
电话:023-62652621     023-62652495(传真) 邮箱:hhxy128@cq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