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研究团队

作者:彭中波  审核人:刘君  来源:学科办   时间:2023年09月15日 16:10    点击数: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研究团队

        1.团队简要介绍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研究团队是一支致力于研究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振动与噪声结构安全、水动力学系统的科研团队。团队依托于重庆市特种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主要以“船型开发、船舶与海洋平台设计”“水下结构振动声辐射分析及控制”“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强度”、“新型海上浮式结构物水动力性能”为核心研究领域,辐射深远海浮式结构物新型水下智能装备等关键领域。该团队由多所985211高校毕业的研究人员组成,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他们不断精进先进科技,探索创新思路,注重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团队现有研究人员 14余名,其中拥有博士学位人员占比超80%、教授1名,副教授5名,讲师8名,硕士研究生若干。该团队通过开展科研项目,积极培养高素质研究生,并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满足社会需求,以促进新型水上、水下智能装备领域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近年来,团队在船舶结构安全浮式风力发电机组等相关科研领域取得了较多高水平成果。其中,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SCI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团队主持或研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市级项目20余项,曾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2.团队成员介绍

         2.1团队带头人

袁培银男,2019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水利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院长助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党支部书记,现代船舶设计研究所所长,主持省部级项目10余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项,授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主编《海洋工程概论》等专业课教材。主要研究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特性分析,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2.2团队核心人员(按照年龄排序)

 

雷林:男,198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教授,重庆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硕士生导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船舶与海洋工程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船舶先进设计技术、船舶水动力性能

 

杨敬东男,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2008年获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交通运输专业副教授,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重庆市航运高级专家主要研究领域:现代造船技术及应用、船舶总体设计、船舶结构性能测试与分析技术、船舶结构优化设计、航运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

 

马永亮:男,工学博士,201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副教授,重庆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开展结构疲劳评估方法研究、结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疲劳载荷概率分析研究。

 

冀楠男,201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重庆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访问学者,现任重庆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船舶水动力性能分析与优化、CFD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船舶运动智能控制技术研究、虚拟视景仿真技术研究

 

崔虎威,男,湖北洪湖人,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本、硕、博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硕)、机械、土木水利(专硕)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教育部学位论文通讯评审,Ocean Engineering,中国舰船研究审稿人。主要从事船体等钢结构焊接仿真、屈曲/屈服、断裂与极限强度等方面的研究。

 

毛艺达男,工学博士,重庆交通大学讲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和香港城市大学建筑及土木工程专业,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发表SCIEI论文多篇主要研究领域:热-声换能装置建模及求解,水下声-固耦合问题,线性与非线性结构动力学,结构稳定性。

 


学院地址: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400074 
电话:023-62652621     023-62652495(传真) 邮箱:hhxy128@cq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