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在2025年成渝地区“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勇获佳绩

作者:雍青青  审核人:周德贵,盛进路  来源:学科办   时间:2025年07月07日 18:10    点击数:

近日,我校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在2025年成渝地区“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航运学院雍青青、吕修颐、张钊老师带领研究生于鹏飞、佟明伟、刘超奇、蔡文杰,联合中船重庆智能装备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曹怀东工程师团队、重庆文理学院伍果国副教授团队、中国检验认证集团重庆有限公司低碳产品线经理肖丹(工程师)团队以及重庆立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胡国辉(董事长/总经理)工程师团队共同参与了该大赛,参赛项目共两项:幻视无界——AI大模型裸眼3D光场渲染技术、碳迹明瞳——AI模型训练下的碳排放精准测算与足迹追踪。

本次大赛吸引了众多优秀项目参赛,竞争异常激烈。在初赛阶段,我校航运学院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创新的项目理念以及对航运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刻理解,成功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复赛(前30强)。在复赛中,团队的两个项目凭借其创新性和实用性,获得评委的高度认可,双双进入决赛(30进15)。经过决赛的路演及现场答辩,最终两个项目双双荣获“种子项目奖”(15进6),充分展现了我校航运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精神。

08c3e27c559b35ec6afedac9f1a10676

在整个参赛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不仅收获了荣誉,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研究生于鹏飞表示:“这次比赛让我们对人工智能技术在航运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雍老师、吕老师、张老师及企业工程师们对参赛项目的多次联动探讨,让我们看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佟明伟表示,通过与不同专业背景的团队合作,他们拓宽了视野,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蔡文杰也分享了他的感受:“这次比赛过程中仪器展示从现场插线盘的提前准备、设备提前调试等小细节,都让我深刻体会到老师平时讲的‘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的分量!”刘超奇则表示:“这次参赛从备赛到路演到答辩,经历雨天搬运设备打车到暑天满校园采集样本的种种不易,老师永远冲在最前面,带领我们一路闯关,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担当与责任的内涵,我以后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此次参赛项目中,有两项具有潜力的项目被科技局遴选并被重庆广电进行采访报道,其中一项是我校航运学院参赛项目“幻视无界——AI大模型裸眼3D光场渲染技术”,雍青青老师作为优秀代表接受了采访,该报道在重庆广电新媒体版和电视版两个渠道宣传。与此同时,雍青青老师申报的“2025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也获批。雍老师坦言,到航运学院工作后,自己的研究能快速融入航运背景并高效推进,离不开学院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依托学院与一线航运企业搭建的产教融合平台,自己的研究能够聚焦实际问题,进而得到顺利开展。

此次大赛的成功参赛,不仅为我校航运学院赢得了荣誉,也是校企深化“产教融合”的切实实践。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推动航运与人工智能的校企深度融合,为我国航运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和人才保障。


学院地址: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400074 
电话:023-62652621     023-62652495(传真) 邮箱:hhxy128@cq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