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船舶新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深耕毕业设计质量提升工程
作者:印洪浩 审核人:周德贵 来源:教学办
时间:2025年07月01日 16:20 点击数:
2025年6月27日14:00,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船舶新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开展教研活动,聚焦智能航运背景下毕业设计质量提升,争取实现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提质增效。
实践类课题占比45%、跨学科选题不足10%、研究方法规范性问题占比18%",吕修颐老师以一组数据拉开研讨序幕。他认为,在智能航运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毕业论文存在"脱节"现象:选题与产业前沿脱节、研究方法与学科交叉脱节、成果应用与工程实践脱节。本次教研活动展示了某企业反馈的课题案例,对比分析传统选题与企业真实需求的差异,明确将"真题真做"作为整改核心导向。老师们经过激烈讨论,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提升毕业设计质量。
选题机制:双池驱动+动态调整
建议建立由航运企业技术需求构成的"产业池"与省部级科研项目衍生的"学科池",双池联动生成选题库,力争实现70%选题来自选题库。可以特别设立"智能航运创新选题"专项,对氢燃料动力系统仿真等前沿方向给予倾斜。
指导模式:三师协同+跨学科攻坚
推出"学术导师+产业导师+技术助导"的三维指导架构。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框架构建,研究所专家指导工程应用,研究生助导协助仿真技术实现,使课题成果转化率提升。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组建由动力工程、智能控制、新能源等领域专家构成的跨学科指导组,规划联合指导团队。
质量管控:数字赋能+闭环管理
部署毕业论文全周期管理系统,基于学校要求,设置开题预审、中期技术复核、答辩前盲审几道关卡,形成具体改进措施,更建立起"产业需求牵引、学科资源支撑、教学过程转化"的协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