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海润扬帆”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深入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葛口村,开展了一场关于乡村转型发展现状的实地调研。通过走访观察和访谈交流,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葛口村从传统柑橘种植到现代化蔬菜产业的转变历程。
从“柑橘老树”到“蔬菜新园”:产业转型激活沉睡土地
葛口村曾以三十亩柑橘园为经济支柱,年产量达千斤以上,承载着几代村民的记忆。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流失等问题日益凸显,传统单一产业结构难以为继。自2022年起,葛口村启动土地复耕计划,盘活闲置耕地150亩,逐步转向以叶类蔬菜为主、果类蔬菜为辅的多元化种植模式。采用“糯玉米+豆角”“玉米+红薯”等立体套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出率,也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如今,数百亩集中连片蔬菜基地与分散农户种植并行发展,形成“基地+农户”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成为推动村庄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智慧灌溉助力稳产增效
为实现高质量转型,葛口村积极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村里定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帮助村民掌握科学种植方法。喷灌系统的引进尤为关键,依托御临河水源,建设高效抽水灌溉系统,有效应对干旱威胁,保障农作物稳产丰收,尤其在上半年灾害频发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切实提升了村民抗灾信心。此外,交通条件不断改善,“背篓专线”的开通打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后一公里”,极大便利了物流运输,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田间地头”到“市场货架”:多元销售拓宽增收渠道
葛口村积极探索“自产自销+企业收购+超市直供”的多元化销售路径。村民们既可在市区摆摊售卖,也可由批发商上门收购,优质蔬菜更是成功进入大型超市,走上城市居民餐桌。一位正在采摘豆角的村民笑着说:“现在种菜有人教技术,也不愁卖不出去。走‘背篓专线’就能把新鲜蔬菜送到城里,收入比以前好多了。”这种产销结合的模式,不仅提升了经济效益,也让村民的生活更有盼头、更有底气。

葛口村的转型之路,是新时代农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写照。它展现了基层干部群众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的发展智慧,也彰显了科技助农、人才助农的强大动能。此次“海润扬帆”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葛口村,不仅加深了青年学子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