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下乡】重庆交大学子:向基层榜样看齐,上好实践这堂“大思政课”

作者:吴燕  审核人:刘君  来源:学生工作办公室   时间:2022年07月22日 18:50    点击数:

7月10日,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灯塔微光”实践服务团走进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走访调研石船镇多个特色乡村,感受乡村振兴的同时,走近投身基层的青年榜样,学习他们的奉献与担当。走进基层学习基层,为以后扎根基层做好准备。

青年兴则乡村兴

服务于石船镇的志愿者廖康丽成为实践团在活动中的第一个朋友,她今年23岁,同实践团一起走进各个乡村,提供联络和后勤保障工作,队员亲切地称呼她为“廖姐姐”。作为湖北人,经历了武汉疫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情,廖康丽在2021年大学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她说“我也想做点有意义的事,回报社会。”同为志愿者,实践队员在问到廖康丽有什么建议给团队时,她回答道:“我们每一个志愿者想要凭借自己单独的力量去为一方土地做出惊天动地的建设很难,但在意识到自己所做之事很渺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一颗热忱之心投入志愿服务是最重要的。”这刚好契合我们实践团的队名,虽为微光,但微光汇聚,就能照亮前行之路。

1657955892434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廖康丽

在走访梅溪村时,实践团认识了青年干部李星。他今年25岁,在部队服役时考入陆军工程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乡。现在主要负责梅溪村动物药材产研学基地的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李星为了掌握好水蛭、土元等动物药材的养殖技术,多次外出调研学习,目前他的自繁殖水蛭苗存活率稳定在八成左右,大大提高基地的经济效益。李星谈到自己返乡的原因时说:“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只要踏实肯干就一定会有收获。我希望带领乡亲发家致富,为乡村振兴尽一份绵薄之力。”

DSC01319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李星交流学习

通过他们,实践团深刻认识到,青年有着无限的可能,要深入到国家有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祖国大地,诠释新时代青年应该有的责任与担当。

党建强则乡村强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建引领。地处铜锣山的石壁村从吃“采石饭”到吃“生态饭”,当地党组织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带领乡亲们把废弃矿坑打造成一条生态旅游致富路。石壁村党员干部刘亚琴在和实践团成员交流时说“基层工作重要的是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员队伍和村民拧成一股绳,同心协力,才能高效地推动乡村振兴。”

IMG_20220713_084524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刘亚琴座谈交流

重桥村党组织致力荒地开发,调研多个项目,在专家的建议下,党员首批尝试葡萄种植,试验成功后教授村民种植技术,解决种植中的问题,建设葡萄基地。重桥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彬提到对未来的展望:“乡村振兴内含乡村文化、产业、人才、组织、生态振兴,我希望在今后能带领重桥村村民发展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兴模范村。”

DSC01472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刘文斌

实践团在活动过程中深入了解基层党员干部扎根一线的艰辛,更敬佩他们不为艰难,顽强拼搏、勇担重任、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为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标杆。

法治安则乡村安

在活动的最后一天,实践团怀揣敬意参观位于石船镇的杨雪峰先进事迹陈列馆,缅怀英烈,致敬时代楷模。杨雪峰是一名战斗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第一线的交警,他是一名“严警”也是一名“暖警”,从警21年来始终勤恳尽职,把人民安全放在首位,却在执勤时突遭暴力袭击,英勇牺牲,中宣部于2018年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杨雪峰用热血铸就忠诚,用生命守护平安,生动诠释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眼含热泪的实践团学生党员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传递出的是对时代楷模的敬佩,也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决心。

DSC01586

图为实践团学生党员在杨雪峰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

榜样,是旗帜,也是方向。实践团每一个成员感悟颇深,他们有人说“我们青年就应该学好知识,扎根基层报效祖国”;有人说“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岗位做好自己的事,点滴奉献终能汇成星辰大海”;有人说“基层干部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积极向这样的榜样学习靠拢。”

DSC01601

图为实践团成员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悟

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重交学子在实践这堂言传身教的“大思政课”上,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跟党走,努力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的成绩。


学院地址: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400074 
电话:023-62652621     023-62652495(传真) 邮箱:hhxy128@cq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