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第八届船舶能源与动力创新大赛校赛圆满落幕
作者:任亦然 审核人:周德贵 来源:教学办
时间:2025年10月20日 19:38 点击数:
2025年10月10日至12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船舶能源与动力创新大赛重庆交通大学校赛顺利举行并圆满收官。本次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推动船舶能源与动力技术发展,共吸引来自多个学院的34支队伍、逾百名学子踊跃参与。参赛作品在创新性、技术性与实用性等方面亮点纷呈,充分展现出重交学子在船舶能源领域的探索热情与专业实力。

一、创新引领,亮点纷呈
各参赛团队聚焦船舶能源与动力领域的前沿课题,涌现出一批兼具创意与科技含量的优秀作品。例如,“海甲精灵——电驱动海洋环境监测装置”以纯电驱动为核心,为海洋环境监测提供了低碳高效的新思路;“鲸鲼双生——仿生耦合自驱式海洋能全谱捕获与智能集成装备”借鉴生物运动机理,在海洋能捕获与利用方面实现原创突破,有望显著提升能源转换效率。

二、技术扎实,论证严谨
在科学与技术层面,多项作品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可行的技术路径。“海舟稳控系统——非线性小型船用减摇陀螺装置”通过精巧的结构设计与控制算法,为小型船舶航行稳定性提供了可靠支持;“驭风揽光——仿生工程多类型能源协同创新平台”则凭借系统化的能源管理与科学数据分析,体现了多能互补与协同控制的专业深度。

三、立足实际,前景可期
不少作品紧密贴合行业实际需求,具备良好的推广价值。“船舶低碳排放自约束系统——多源数据引领绿色港口新生态”针对港口运营中的碳排放问题,提出智能监测与调控一体化方案,环境效益显著;“节律智光——船舶自适应呼吸系统”则着眼于船舶舱室空气质量管理,技术成熟度高,应用潜力广阔。
四、展示出彩,协作出色
在作品展示与答辩环节,各团队表现出优秀的综合素养。参赛资料逻辑清晰、内容完整,实物、模型与视频等多种展示形式增强了作品的直观性与感染力。在“5分钟陈述+5分钟问答”的答辩过程中,同学们沉着自信、对答如流,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破浪者小队”等团队的表现尤为出色。

同期举办的柴油机拆装竞赛,以“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为宗旨,有效检验了学生对发动机结构原理的掌握程度,提升了动手能力与团队配合水平。
经过激烈角逐,“海甲精灵——电驱动海洋环境监测装置”等作品荣获一等奖,另有多个团队分获二、三等奖。本次校赛不仅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也为船舶能源与动力领域发掘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方案与青年人才。期待这些凝聚智慧与汗水的作品在后续赛事与实际应用中持续优化、落地生花,为我国船舶能源事业的绿色、智能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